徐傍興博士的教育精神(美和高中董事 黃國忠 先生)
092-04-10 | 本校
徐傍興博士的教育精神 美和高中董事黃國忠 2003.4.10
徐傍興博士,生前係六堆客家的「大家長」,人人稱說的「大善人」。雖然出身醫學界,是臺灣醫界外科泰斗,但是對於教育極為重視,是一位務實的教育家。
徐博士早年除了曾擔任臺大醫學院教授之外,並與杜聰明先生、陳啟川先生等人,共同創辦高雄醫學院,之後擔任私立中山醫專校長,十一年間未領薪水。民國五十年,創辦私立美和中學,又四年,與堂弟徐富興先生創辦美和護專(美和技術學院前身)。無時無刻,終身為教育事業犧牲奉獻的精神,誠令人崇敬!
民國五十三年,晚輩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, 承蒙李梅玉校長之聘,任教於美和中學,除教學之外,先後兼任人事、訓導、總務主任等行政工作。何其有幸,有機會承受徐博士的教導,沐浴於偉大人格之薰陶,耳濡目染,潛移默化,學習先生待人處世的道理。至民國七十一年三月,離開美和中學,赴任花蓮秀林國中校長,十八年間,獲益良多,期間有許多值得回憶的事情。當時與美和中學隔鄰的內埔中學辦高中部,教室不敷六間,學生沒有教室上課,徐博士知悉後,慷慨解囊,捐贈十五萬元(當時約兩間教室金額),他說:「美和中學要辦好,內埔中學也要好!」,此種無私無我,「創造雙贏」的胸懷,何其偉大!
徐博士擬創辦美和中學之時,有人建議他在台北市設校才能賺錢,但他最主要的目的,是要提昇家鄉教育文化的水準,培育故鄉的子弟,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,要辦一所南部一流的學府,一方面使家鄉的子弟,不必天天長途跋涉,勞碌奔波,離鄉背井求學之苦(這是徐博士本人親身嚐過的苦頭);一方面要減輕家長們沉重的經濟負擔,先生深知農民微薄的收入,要培養一個大學生談何容易!此種人飢己飢,悲天憫人的胸襟,及「平衡城鄉教育」、「均質化」的先進教育理念,是何等的崇高偉大!
徐博士說:「做人要有三分蠢,辦學必需七分賢」。其平素的言行舉止,為人處事,就是他的辦學精神:
一、 人性化教育:
教育不僅是傳授學生知識而已,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崇高的情操,健全人格。他說:「美和中學要提供最美好的環境,最完善的設備,最優秀的師資,讓學生自然活潑的學習,健康快樂的成長。是有血有淚人性化教育,而不是機械式的操作,呆板僵化的「填鴨式」教學。學生住校由教師甚至曾擔任國小校長的李鵬賢先生(現潮州全民醫院院長徐廣志先生的外公)擔任住校輔導老師,身教、言教並重,接受良好的生活教育,學生要自己洗碗筷、拖地板;師生猶如父母子女,學生像是兄弟姐妹,學校就是一個大家庭,個個循規蹈矩,人人彬彬有禮,氣質高雅。
二、講求實踐教育:
徐博士為人,不虛偽、不空談,坐而言不若起而行,猶如他替病人診斷開刀手術,處事明快果決,說到做到,決不馬虎。他說:「耕田不離田,辦學不離校」。事必躬親,勤勞認真,確實負責,勇往直前,義無反顧,不達目的永不停止。
每逢畢業典禮,徐博士必親自參加,勉勵同學。他說:「董事長當年,考了三次才考取高雄中學,所以你們不要怕失敗,有了失敗的教訓,我們只要有耐心、毅力與鬥志,努力再努力,最後一定會成功」。這種不屈不撓,不畏艱難,鍥而不捨的精神,就是徐博士的辦學精神,也是「美和精神」。
三、 適性化的教育:
美和中學開辦之時,招考第一屆學生,幾乎都是國小畢業時受獎的鄉村優秀學生來參加考試,當時錄取率約10%,要考取並不容易,老師也大多數是有教育專業素養的師大畢業生,可說是集天下之英才而教育,不只重視升學,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五育並重,培養多元智慧,落實全人教育。因此,美和畢業校友,人才濟濟,各界知名傑出之士,比比皆是。例如,醫界: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任陸汝斌先生、屏東國仁醫院院長鍾瑞嶂先生、台大主治醫師戴清光先生、擔任美和技術學院及美和中學董事的李建文醫師;政界:立法委員林郁方先生、台北市國稅局長張盛和先生;教育界:台大農學院教授張龍生先生、政大教授賴松鐘先生、新竹師院教授陳文久先生、美和技術學院副校長曾國鴻先生、高雄師大英語系主任鍾榮富先生及美和中學校長涂順振先生等;軍界:空軍少將許義重先生;企業界:元祖食品董事長張秀婉女士;體育界:徐生明先生、李居明先生、趙士強先生等均為棒球明星,目前國內各級棒球教練及隊職員,美和畢業校友最多。可謂「桃李滿天下」,「門牆皆俊秀」,實不勝枚舉。
四、 三不主義的教育:
徐博士說:「有人問我,如何教導孩子,我很簡單地回答,我用『「三不主義」的方法:(一)不遲到。(二)不缺課。(三)不遲歸。』。「我每天早上、晚上一定和孩子們共進餐,晚上一定到書房看孩子,不訓話、不教他們,但總是要去去一趟」」。是多麼地實際,多麼地關懷!
五、 平民化教育:
徐博士天性自然、樸實、善良,風趣幽默。他總是放低姿態,每天早上主動先向住校學生打招呼:「GOOD MORNING!」,以話家常甚至自嘲的方式,勉勵學生,與學生分享經驗、智慧;朝會時,他很不喜歡老師滔滔大論,讓學生曬太陽站太久。為了學生,他把已打好地基但會曬太陽的校舍打掉重建;辦公室占用太多教室,一聲令下,把人事室、主計室、總務處集中在一間教室辦公。徐博士擔任美和護專校長期間,就是以一間教室作為辦公室和臥房,真正以校為家。直到目前,美和中學校長室辦公室,還是承襲遺風,簡單樸實。而當年徐博士一口答應,收容參加世界少棒賽鎩羽而歸的七虎少棒隊,就是這種天性的表現,當時有人戲稱美和和華興之戰是「平民與貴族之爭」。這種以學生為本位的教育精神,正是徐博士留給我們很珍貴的資產。
哲人以懷仁淑世,闡揚生命之倫理,宗教家以信、愛、望來啟示眾人之善念:科學家以探索宇宙萬物真理來造福世人。徐博士兼具了以上三種人之精神,而融為一體,不但是妙手回春的外科聖手,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教育家。
時光飛逝,徐博士逝世不覺已十九年,瞻望矗立在美和校園徐博士的雕像,仰其德感其恩,不禁令人肅然起敬!而鬱鬱蒼蒼,花木扶疏的「美和學園」,永遠飄逸著老人家的遺愛;萬千「樸實、善良、活潑、快樂」的學子,永遠沐浴在其德澤教化中!
註:本文作者黃國忠校長,現擔任本校董事,曾在本校服務18年,先後擔任童子軍團長、訓導主任、人事主任多年,對本校建樹頗多。黃校長創下唯一以私立學校老師考取國中校長的紀錄,2003年2月已自屏東市明正國中校長退休。